寿阳曲·烟寺晚钟
马致远〔元代〕
寒烟细,古寺清,近黄昏礼佛人静。顺西风晚钟三四声,怎生教老僧禅定?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缕缕寒烟环绕着寺庙,古寺里冷冷清清。时近黄昏,拜佛的人已经离去,四周一片寂静。突然顺着西风传过来三、四下傍晚的钟声,这样怎么能让老僧人禅入定?
注释
烟寺:烟雾笼罩的寺庙。
礼佛:即拜佛。
禅定:坐禅时专心于一境,冥想妙理。
简析
词的前两句以“寒烟”与“古寺”两个意象,勾勒出一幅清冷而古朴的画面;三句点明时间与人物活动,进一步渲染了古寺的宁静与庄重;后两句则以问句的形式,说晚钟悠扬,僧人们又该怎样入定呢?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古寺黄昏的宁静图画,同时融入禅意与哲思,韵味无穷。
马致远
马致远(1250年-1321年),字千里,号东篱(一说字致远,晚号“东篱”),汉族,大都(今北京,有异议)人。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、白朴等人,生年当在至元(始于1264)之前,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(1321—1324)之间,与关汉卿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“元曲四大家”,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、散曲家。 79篇诗文 156条名句
双调·雁儿落带得胜令·归隐
汪元亨〔元代〕
闲来无妄想,静里多情况。物情螳捕蝉,世态蛇吞象。直志定行藏,屈指数兴亡。湖海襟怀阔,山林兴味长。壶觞,夜月松花酿;轩窗,秋风桂子香。
山翁醉似泥,村酒甜如蜜。追思莼与鲈,拨置名和利。鸡鹜乱争食,鹜蚌任相持。风雪双蓬鬓,乾坤一布衣。驱驰,尘事多兴废;依栖,云林少是非。
踏莎行·芳草平沙
张翥〔元代〕
芳草平沙,斜阳远树,无情桃叶江头渡。醉来扶上木兰舟,将愁不去将人去。
薄劣东风,夭斜落絮,明朝重觅吹笙路。碧云红雨小楼空,春光已到销魂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