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廖引长安语
佚名〔魏晋〕
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一尺。
城中好广眉,四方且半额。
城中好大袖,四方全匹帛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都城中的人喜爱束得高高的发髻,各地人们的发髻便高达一尺。
都城中的人喜爱宽阔的眉毛,各地人们画眉便占了半边额头。
都城中的人喜爱宽大的衣袖,各地人们做衣袖就用一匹布帛。
注释
城中好高髻:题目为选者所加。在《乐府诗集》中,这首童谣收入《杂歌谣辞》,题为《城中谣》。
城:指京城,国都,皇室之所在。
好(hào):喜好。
高髻:束得高高的发髻。
大眉:宽阔的眉毛。大,一作“广”。
眉:一作“皆”。
广袖:宽大的衣袖。广,一作“大”。
用:一作“全”。
悼亡诗三首·其一
潘岳〔魏晋〕
荏苒冬春谢,寒暑忽流易。
之子归穷泉,重壤永幽隔。
私怀谁克从,淹留亦何益。
僶俛恭朝命,回心反初役。
望庐思其人,入室想所历。
帏屏无髣髴,翰墨有馀迹。
流芳未及歇,遗挂犹在壁。
怅恍如或存,回惶忡惊惕。(回惶 一作:周惶)
如彼翰林鸟,双栖一朝只。
如彼游川鱼,比目中路析。
春风缘隙来,晨霤承檐滴。
寝息何时忘,沉忧日盈积。
庶几有时衰,庄缶犹可击。
画工弃市
葛洪〔魏晋〕
元帝后宫既多,不得常见,乃使画工图形,案图召幸之。诸宫人皆赂画工,多者十万,少者亦不减五万。独王嫱不肯,遂不得见。匈奴入朝,求美人为阏氏。于是上案图,以昭君行。及去,召见,貌为后宫第一,善应付,举止优雅。帝悔之,而名籍已定。帝重信于外国,故不复更人。乃穷案其事,画工皆弃市,籍其家,资皆巨万。画工有杜陵毛延寿,为人形,丑好老少,必得其真;安陵陈敞、新丰刘白、龚宽,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,人形好丑,不逮延寿、下杜阳望亦善画,尤善布色,樊育亦善布色:同日弃市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。